专题研究·记忆与历史
抗战时期中共的“北伐”记忆与抗战动员…… 朱发建 叶欣明(3
抗战时期成吉思汗身份象征的建构与展演
——以成陵西迁为中心……张若愚(8
记忆的战争与战争的记忆
——有关20世纪中期中国的回忆与书写…… 唐小兵(18
记忆与书写:中国教科书中的“南京大屠杀”(1938—2014)…… 张国松(27
中国史研究
近代中国母亲问题的研究与反思……王若颖(33
“再造身心”:《旅行杂志》与民国中期城市知识群体的休闲旅行书写
……周 博 韩宾娜(40
抗战时期中共动员儿童团的依据、实效与经验……冯 兵 罗情情(46
医疗、训练与应征:抗战时期国军战力受制原因探析……庄和灏(55
南洋研究所及其南洋研究(1942—1945)………于延亮(64
“品”:中国古代绘画的结构性范式…… 杨莉萍(72
世界史研究
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对1975年金日成访华的反应 ……邓 峰(77
塞拉俱乐部参与回声公园运动的活动与影响……张文静(85
从“跨越大陆的一杯茶”窥探17—18世纪“全球大众消费”……黄英俊(93
美国新闻署女性项目初探……赵继珂(98
试析德国军医在青岛及其腹地的医疗实践和科学考察(1897-1914)
……袁玮蔓(105
乌克兰族群历史变迁与族群冲突原因分析——以敖德萨州为例……苟利武(113
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上的朝鲜籍日军……沈佳颖(123
“绳环与木杖”——《汉穆拉比法典》石柱上的权标溯源……欧阳晓莉(130
历史教育教学研究
建设高校历史学科高年级研讨课探索
——以《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读书会》为例……曹 峻(135
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命题框架探析……徐奉先(140
日本历史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全球意识和日本主体……唐剑明(146
法国历史教材中的中国形象……张 弛 储春花(153
新史料
邓嗣禹与裘开明往来未刊信札……彭 靖(160
摘要英译……(1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