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约专稿
面临危机的抉择:关于朝鲜战争之中国决策述评(下篇)…沈志华(3)
专题研究·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
君史与民史的变调
———以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为例…刘开军(16)
“新史学”理论及其历史书写
———留日生汪荣宝史学成就论析…周励恒(21)
陈登原《陈氏高中本国史》初探…刘超(29)
陈旭麓《初中本国史》及其编纂出版始末…裘陈江(36)
延安根据地中学历史教育
———以叶蠖生《中国历史课本》为例…付耶非(42)
中国史研究
变法·更化·变质
———试论北宋晚期历史叙事三部曲的形成…张呈忠(49)
咸承师法:陈寿祺、陈乔枞经学研究的特质与意义…赵四方(58)
战后台湾地区“史学方法”的编纂及其嬗变…周杨(64)
世界史研究
19 世纪中后期至20 世纪初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兴起的历史考察…高科(71)
从军政分权到合权:拜占庭总督制探究…苏聪(78)
美国联邦政府对越战退伍军人心理和精神疾病立法的历史考察…王丽(85)
普遍主义的胜利
———迪安·艾奇逊与“杜鲁门主义”之缔造…王 道(93)
萨瓦卡尔与印度教徒特性…谢勇(103)
历史教育教学研究
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与历史教化中的作用…约恩·吕森(110)
近代学校历史教育中的民族主义…赵亚夫 陈德运(113)
读史与教史…罗明(120)
在读史中获得教史的体悟(上)…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(125)
失真与回归:对教学反思的反思…陈超(132)
新西兰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…吴佳妮 李月琴(135)
新 史 料
章太炎诂经精舍课艺佚文八篇…刘明(13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