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 学 论 坛

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推动……………….…………...........傅绍昌(4)

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历史的逆转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…..……叶书宗(10)

张謇总办通海团练参与甲午战争..…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徐乃为(18)

 

 特 约 专 稿

关于文史基础教材内在深层联系问题

    ——试举例说明…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……刘家和(24)

 

序 与 跋

历史书的“面向大众”和“通俗化”

     ——关于“细讲中国历史丛书” ………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……李学勤(31)

 

史 家 访 谈

明代中国:一个迷人和易变的世界

    ——卜正民教授访谈录……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……卜正民  周  武(33)

 

研究生课程讲坛

论题:新中国十七年中国史学的评价问题…………............…..张剑平(43)

 

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

两次中日战争以及战争遗留问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…包树芳(50)

 

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

中国抗战与中苏相互支持战略格局的形成及影响

     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韩永利  邱显存(56)

太虚大师佛教抗日救国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….….…张双智(63)

抗战时期吴佩孚与汪精卫的秘密交涉函电析论……….........…..范国平(72)

  

国外公众史学观察

公众史学在英语国家的发展路径

     ——兼论对中国公众史学发展的借鉴意义……................…..…李 娜(78)

 

青 年 史 苑

柯立芝繁荣时期美国劳工角色问题研究…….……..…...........…周余祥(85)

元祐政治中的“仁宗之法”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….….............….…张  林(91)

美联储的背后:分权与制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杨  娟(97)

辛亥革命前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变迁略论

       .……………..……….…………..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……兰梁斌(100)

张荫麟与吴晗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..……... 王维佳(105)

卡特政府对台军售政策的出笼背景、过程及内涵

     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杨建国(111)

中国近代证券法及其借鉴……..………………….….…........….封  涌 (117)

 

教 改 漫 谈

价值引领: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常态回归

    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.……宋  波(122)

 

教 学 天 地

基于教育哲学维度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确立

      ……………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马维林(124)

历史教学“讲清楚”仍很重要

——基于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》一课的教学思考

    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....…李树全(127)

观点型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……………….......……鲍丽倩(130)

 

中学历史教科书流变

借历史教科书与立宪派驳难

    ——刘师培编著《中国历史教科书》剖析

  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…….冯一下(133)

 

它 山 之 声

美国高中历史教育管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王铎全(137)

 

上一篇:2015年第1期目录

下一篇:2015年第4期目录